唐四仙姑考

发布日期:2022-04-07点击量:5662信息来源:原创


烟霞洞的发现、丘处机的入道、神清观的建立都与唐四仙姑有直接的关系。但目前我们缺乏对她较详尽的研究,下面本文将根据已有的资料,对她相关的一些情况进行一番考证,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她的关注。

1)两篇碑文

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关于唐四仙姑较详尽而确切的资料,一是狗儿年亦思马因令旨;二是是原清风岭上唐四仙姑石龛(位于现神清观东门正东的山岭上)旁的石碑碑文。碑文所刻的内容,是元鞠孝恭《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的碑文。(碑文残石现存神清观庙区,碑文载于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和1936年《牟平县志》卷十。闫士选《唐四仙姑传》全文抄自该碑。)

兹将二文附之于下:

1.狗儿年亦思马因令旨

皇帝福荫里

宁海州亦思马因令旨,宁海州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省谕的令旨:昆嵛山里有的烟霞洞神清宫里,在先丘神仙曾过来,唐四仙姑有来.为他在前德行高的上头,他根底赠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守明的名字与来,这先生每根底。

令旨与了也,教这随处宫观有德行委实的先生每,更别个宫观里有的先生每就烟霞洞与立石者。

磨道,与了

令旨也

狗儿年七月十七日

上都有时分写来。

2.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

匠钟贵王士高并刊,从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鞠孝恭撰,承事郎宁海州判官蒋本敬书,登仕郎中书省断事官知事毕居敬篆额

仙姑亦牟平人,金正隆间,修真于昆嵛山中,结庵独居,后仙蜕于烟霞之清风岭,葬焉。元泰定初,敕赠姑为寓真资化顺道真人,五年、凿石龛于仙坟之上,鞠孝恭为之记曰:仙姑宁海牟平人,唐氏第四女,其家好善,尤崇玄化。姑自年幼,不茹荤羶,及长,性孤洁乐淡泊,常有出尘之想,父母欲嫁,誓而弗许,一旦道妆,拜辞二亲,径诣昆嵛山危岩之下,结茅而独居焉。其山险峭幽邃,树木蓊蔚,猛兽纵横,人迹罕到,姑处之恬然,殊无动虑,久而人见其心志坚确,修炼精专,深造玄玄之妙,大加敬奉,遂以仙姑称之。初长春真人年方弱冠,甫入道门,闻姑之名,特来师问修行之要。姑曰:“汝毋吾问,异人从西不久而至,乃汝师也。”且道其状貌,重阳祖师果自关西而来,化度七真,达于宁海,开烟霞洞,创神清宫,姑居之处,遂为全真张本之所。噫!若非宿有仙缘,妙通神异,焉能逆知如是乎?姑之羽化,遂在重阳未至之前,其灵柩实长春诸真辈,安厝(cuo)于岩穴之中。为经岁久,门垒颓败,泰定四年冬,山东宣慰同知泰不花公按治到州,公爱民重道,忠厚人也,拈香于东华宫,因见石刻圣朝宁海王赠姑真人令旨,深加叹美,本宫提点耿道清话及仙姑归真,至今一百六十余年,未曾迁葬,公即回辔(pei)烟霞,叩坟瞻礼,顾谓本州监郡拜也及州判官蒋本敬曰:“仙姑道行如此,其于葬事,可不为助理乎?”二侯欣然领略,首出己俸,暨诸司属施钞三十锭,付道清同神清宫提举林道润共办其事,于是命工伐石修砌,迁瘗(yi)既毕,在上复立贞珉(min,以纪姑德;道清等持姑行状,踵门来谒,恳文于予,辞不获已,因论次之。自黄帝闻道于广成,而神仙之说始兴,逮乎殷周,太上以道德五千言垂教,汉唐而下,得道之士,代有显人,独蒙皇元褒赠,见重于世者,五祖七真而已。至于清净真人孙不二暨姑,是乃玄流,诚为罕有,二人生于同代,姑又先辈,亦加徽号,至今令人景仰仙风,固宜表显其墓,用垂不朽云。铭曰:成道之因,在乎修行,历代师真,举皆男众。由来女辈,实罕其人,惟孙不二,暨姑之身。姑自幼年,荤羶不茹,誓不嫁人,仙风是慕。粗衣粝食,苦志劳躬,结庵独处,昆嵛山中。修炼精深,玄机洞透,长春闻名,尝来问候。姑云尔师,自西而来,重阳随至,其言果谐。功行既圆,倏(shu)然羽化,人到于今,称其道价。昨膺(ying)王命,赠以真人,令迁仙骨,葬以坚坟。立石刻铭,表姑盛德,对此群峰,同垂无极。

泰定五年三月吉日东华宫提点耿道清、神清宫提举林道润。

以上记载见于光绪增修《登州府志》。而36年《牟平县志》的记载中,不知何原因没有正文前的篆额和最后的落款,题目为《唐四仙姑》,文章的作者为明代广陵人阎士选(闫士选时任整饬登州海防兼管登莱兵巡屯田道山东按察司副使——按明代官制为正五品。),《唐四仙姑》是他的《海上七真人传》中的一篇。在上面正文的开始有如下的文字:“仙姑亦牟平人,金正隆间,修真于昆嵛山中,结庵独居,后仙蜕于烟霞之清风岭,葬焉。元泰定初,敕赠姑为寓真资化顺道真人,五年、凿石龛于仙坟之上,鞠孝恭为之记曰:”

在这段文字中,闫士选认为,唐四仙姑的真人之号是泰定年间所封,对照下面的碑文可以看出,这显然是阎士选的误读,他把敕赠和迁葬两件事混为一谈了。

 又杨墨老先生曾在文章中记载:明清两代,有人为她在石龛附近建立了一座小庙。后朝代更换,屡经兵燹,龛与庙已不存。

唐四仙姑石龛的形制,据周培明老人(神清观的最后一位道士)介绍,是一长和宽均为二米左右,高为一米左右的石龛,一面(南)开门,另外三面为石板(无文字及图画),在石龛的东面,立有两块石碑,上面刻有上述的两篇碑文和当年为此石龛建设作出贡献的诸多人物名字,以及唐四仙姑的画像。龛内的遗骸久已不存,当年石龛的许多建筑残石、残碑现仍存神清观庙区。

由于这两篇文章均为元代碑记,时间相隔的跨度较小,故真实程度较高。本文将主要依据这两篇文章,对唐四仙姑这一人物的生平事迹做一整理和考证。

2)碑文考证

根据上面唐四仙姑石龛的元代令旨我们可以得知,唐四仙姑原名唐守明,但这个名字,究竟是她出家当女冠时的道号?还是在家为闺秀时的芳名?或者道号、芳名都是守明二字?目前尚无足够的资料加以判断。她是牟平当地人,是家里的第四女。传记中云:“其家好善,尤崇玄化。姑自年幼,不茹荤羶,及长,性孤洁乐淡泊,常有出尘之想……。”也就是说,她从小就受到了家庭中道教思想的熏陶,长大后,性格趋向孤洁淡泊,对出家修道之事经常心向往之。(这种现象在宋、金之际是极为平常的,当时社会上道家思想广为流行和普及,成为很多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她受其家庭熏染,是不足为怪的。)这也因此而奠定了她日后出家独修的思想基础。

按传记所云:“父母欲嫁,誓而弗许,一旦道妆,拜辞二亲,径诣昆嵛山危岩下,结茅而独居焉。”按当时的风俗和她面对“父母欲嫁”的急切心情而自己“誓而弗许”的坚决态度来看,那么她出家之日,一定是已过“摽梅之年”,大约应在二十岁左右。原传又云:“金正隆年间,修真于昆嵛山中。”查“正隆”是金废主海陵王完颜亮的年号,其元年即公元1156年,此时距全真教创立的1167年早11年。因为金正隆共五年,也就是说,唐四仙姑是在公元1156~1161年间,年龄在二、三十岁时到昆嵛山出家的。她出家所居住的“茅庵”,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神清观”的旧址。如原传中所说:“姑居之处,遂为全真张本之所。”(详情请参见作者的另文《神清观沿革考》)

我们再来看那道狗儿年亦思马因令旨。所谓“令旨”是元代太子、诸王——就是男性皇族所下命令的专称。以前很多人称其为“懿旨碑”,是不确切的。(按元代公文体例,皇帝的命令称作圣旨,皇后、皇太后的命令称为懿旨,帝师所发的命令称为法旨,由中央或地方军政长官颁发的命令称钧旨。)(有关宁海王世系、狗儿年确切年代、元代白话碑文体例的考证,将另文撰写,此不赘述。)

因为这道令旨是蒙古语用汉文翻译出来的,而译出来的汉语又不甚通顺,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人能读懂它。早期的各种释读版本中,均存有不同程度的个人揣测理解成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读。近年来,随着白话碑研究的开展,特别是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祖生利博士和日本北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船田善之先生的专题深入考证,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比较准确地解读该类碑文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所谓“白话碑”是研究蒙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教等的重要史料,多为蒙元时期统治者发给寺观祠庙的佛僧、道士等的各类旨书。)

该令旨为蒙文直译体(泉州师范学院的通拉嘎先生认为应称“蒙元硬译体”更为确切),与蒙元时期的白话碑同类,但从蒙文直译体以及圣旨、令旨等命令文书的格式化来看,其格式化不是完全彻底。所以此碑对相关的诸多研究是非常珍贵的。现将其重作译述并加解释如下:

“皇帝福荫里”——直译为“皇帝福荫中”,就是托着皇帝福荫的意思,蒙元时期,令旨、懿旨的起首句子,一般作:“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

“宁海州亦思马因令旨。”——宁海王亦思马因的令旨。但“宁海州亦思马因”一句,在格式上意思不通,船田善之先生认为应较为宁海王。认为可能是《牟平县志》的错误或原碑的误刻造成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亦思马因”——即《牟平县志》中所载宁海王伊苏马勒与亦思蛮之异译。亦思马因见于其它文献,也作亦思麻殷、亦思蛮。都是阿拉伯语Ismā‘īl的音译。他是成吉思汗叔父苔阿里台·斡惕赤斤的玄孙,还可能是哈鲁罕大王的弟弟。宁海州是苔阿里台后裔的封地,宁海王是成吉思汗叔父阿里台·斡惕赤斤后裔被封的王号。

“宁海州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省谕的令旨”——“省谕(宣谕)宁海州达鲁花赤官人们的令旨”的意思,即宁海州达鲁花赤官员及部下都要明白知晓的令旨。“达鲁花赤”意为“亲民官”,按元代官制,中央设中书省统领全国行政,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下为路、府、州、县。路、府、州、县皆置达鲁花赤,掌管并监察辖区内的行政。有关详情参见《牟平文史资料》第六辑——《牟平“都”姓之由来》。“每”即“们”,“根底”是从蒙古语翻译过来的词语,是后置词之一,“某某根底”表示向某某、对某某的意思。

“昆嵛山里有的烟霞洞神清宫里。”——昆嵛山里有一个烟霞洞、神清宫。

“在先丘神仙曾过来,唐四仙姑有来。”——“以前丘神仙(丘处机)来过位于昆嵛山里的烟霞洞神清观。(那个时候)唐四仙姑(也)在(那)”。其中的两个“来”都指来住,而非暂来。   “有”字类似现代口语中“有很多日子了”与“有那么高了”的“有”,带有“已经”的意思。如果能用英语中“有”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即“had”去翻译,其意义就更加明显了。

“为他在前德行高的上头。”——因为她前德行高之缘故。“为……的上头”表示理由、原因。

“他根底赠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守明的名字与来。”——所以给她赠封为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守明。

“这先生每根底令旨与了也。”——(以上内容)令旨下给这些道士们了。“先生”是指有职务的道士。“与了”是下给、颁布的意思。

“教这随处宫观有德行委实的先生每,更别个宫观里有的先生每就烟霞洞与立石者。”——命令各处宫观的道士们立碑于烟霞洞。

“磨道,与了令旨也。”——“表示颁布了如此说的令旨了”的意思。“磨道”也是从蒙古语翻译过来的,引用所说的内容之时常用,相当于这么说、那么说(宋金元汉语的与么道、恁(nen)么道)的意思。

“狗儿年七月十七日上都有时分写来。”——最后还注明抄写令旨的年月日以及地点。“狗儿年”为1310年(考证见另文——《两通令旨碑的考证》)。

完整地翻译出来就是:

托皇帝的福

宁海王亦思马因传达下来的令旨,宁海州达鲁花赤官员及部下都要明白知晓的令旨:昆嵛山里有一个烟霞洞、有一座神清宫。丘处机神仙曾来此居住,当他来此之前,唐四仙姑已经来此住下了。因为她生前德行高之缘故,所以特给她赠封为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守明的称号,(以上内容)令旨下给这些道士们了。就让那些宫观道士的头目门,在烟霞洞里把这道令旨刻在石碑上吧。

令旨

1310年717

我们可以看到,这道令旨中只传达了一个内容,就是宁海王亦思马因准予赠以唐四仙姑“寓真资化顺道真人”的称号。其理由有三:一是唐四仙姑德高行真,二是当时神清宫、丘处机在全真教中的地位,三是唐四仙姑与神清宫、丘处机的渊源关系。另外杨墨老先生认为,此次所颁的令旨,预先有全真道士们的奏请。

关于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在鞠孝恭的传记中有更详尽的记述。如传云:“一旦道妆,拜辞二亲,径诣昆嵛山危岩下,结茅而独居焉。其山险峭幽邃,树木蓊蔚,猛兽纵横,人迹罕到,姑处之恬然,殊无动虑,久而人见其心志坚确,修炼精专,深造玄玄之妙,大加敬奉,遂以仙姑称之。初长春真人年方弱冠,甫入道门,闻姑之名,特来师问修行之要。姑曰:“汝毋吾问,异人从西不久而至,乃汝师也。”且道其状貌,重阳祖师果自关西而来,化度七真,达于宁海,开烟霞洞,创神清宫,姑居之处,遂为全真张本之所。噫!若非宿有仙缘,妙通神异,焉能逆知如是乎?”从这一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知道,在丘处机来到之前,唐四仙姑已是因“心志坚确,修炼专精”,深得修行之要,获前知之“妙通神异”而远近闻名了。那时的人们就已经以“仙姑”之名来尊称这位“结茅而独居”、面对“猛兽纵横”而“处之恬然、殊无动虑”的青年道姑了。由此也可以知道“仙姑”之名是在其独修时就已经传播开来了。(她所修的门派及师从由于缺乏相关资料现已无法考证。)

按《唐四仙姑传》记载,丘处机见唐四仙姑也是闻名而至的,是出于拜师学习修行之要的目的而来的。据闫士选的《丘长春传》中记载,时间是在1166年,此时,唐四仙姑独居茅庵修行已有十年左右,而丘处机此时还只是一位年方十九、为寻修行之要而四处访师的青年,从上述的记载我们还知道,王重阳即将来宁海的信息也是唐四仙姑在丘处机提出拜师之请后提供给丘处机的,(这一记载往往被现代人当作神奇不经之语,其实在三教门中是很平常的,正如孔子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我们现代人已无法想像更无法完全了解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此一律视为古人的向壁虚构和有意造假。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存疑可也,这也是科学所倡导的治学态度。)

这一重要信息的获得导致了全真教史上一系列重大事情的发生。因为丘处机正是按这一信息的指引,在后来下山拜王重阳为师,并继续引导王重阳挈马钰、谭处端等来到昆嵛山,开辟不知始凿于何代而隐没已久的烟霞古洞(关于烟霞洞发现之详情,请查看《烟霞洞历史考》一文),整修扩建唐四仙姑的独修茅庵。在其后郝大通、王处一二人也陆续来到昆嵛山加入到炼丹修行之列……正是上述这一系列重大事情都在此发生,才使得后世全真教把昆嵛山、烟霞洞尊为祖庭(故传云“姑居之处,遂为全真张本之所”)。

唐四仙姑去世的时间,传记中没有明确记载,仅有一句“姑之羽化,遂在重阳未至之前”之语。根据《七真年谱》的记载,王重阳是在11677月抵宁海的。而上面谈到,丘处机是1166年入昆嵛山的,所以,可以推知,唐四仙姑应卒于1166~1167年间,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

唐四仙姑去世后,是丘处机等人把她安葬的。传记云:“其灵柩实长春诸真辈,安厝(cuo)于岩穴之中。”“安厝”即停棺地上而不埋葬,牟平方言称为“丘起来”,这是元代以前牟平地方的一种古老的丧葬风俗(有关牟平地方丧葬习俗的演变详情,参见《牟平文史资料》第六辑——杨墨《猜了几百年的“连环之谜”》一文),安葬的地点语焉不详,原文仅以“岩穴”二字简述。如果我们不加己见地直译原文,就是:丘处机把唐四仙姑的棺木安放在一个岩穴中。至于岩穴在哪里,是大是小,皆不得而知。至于传记开始所云“仙蜕于烟霞之清风岭,葬焉”,是阎士选的误解之语,非鞠孝恭原文。(“仙姑亦牟平人……鞠孝恭为之记曰:”为阎士选文的前缀语。)结合后面的“迁葬”、“迁瘗”之语,“葬焉”应该指的是迁葬后而言的。

岁月倏忽,事情到了元泰定四年(1327)冬,山东宣慰同知(元代在当时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淮东道、浙东道、荆湘北道、湖南道六道各设一宣慰司,执掌当地军民政务。宣慰司设宣慰使、同知、副使等,宣慰同知为从三品。)泰不花来到宁海州上任(按治到州),一天来到东华宫(现属文登境内)上香,在此见到了宁海王赠唐四仙姑封号令旨的石刻碑文,不禁深加叹美(令旨是在1310年颁赠,距今已18年,但原令旨中指明是立在烟霞洞,对此,船田善之先生给出了如下的几种解释:略)。在与东华宫提点(负责人,品秩为五品)耿道清的谈话中,耿道清有意无意间向泰不花谈到,唐四仙姑去世已经一百六十余年了(距1167年唐四仙姑去世),安葬棺木岩穴的门垒如今已经破败不堪,无以遮风挡雨(为经岁久,门垒颓败),至今仍然未能将其重新迁葬(至今一百六十余年,未曾迁葬),言语之中透露出深深的愧疚与不安。泰不花听后,显然明白了耿道清的言外之意。所以泰不花当即返回到烟霞山上,在叩坟瞻礼,实地考察后,就对跟随在身旁的宁海州监郡(监察郡县之官)拜也及州判官(辅助正官处理事务的僚佐)蒋本敬说:“仙姑道高行真,她的迁葬之事,我们难道不应该出一份力吗?”(仙姑道行如此,其于葬事,可不为助理乎?)听到泰不花的这番话,拜也和蒋本敬当场都很高兴地表示赞同,并带头拿出自己的俸钱,然后又加上下属各部门的捐款,共计银两三十锭(一千五百两),一同交给东华宫的提举(负责人)耿道清以及神清宫的提举林道润,让他们共同组织完成此次迁葬之事。于是,二人便重新选址于清风岭,并于第二年(1328)召集工匠,采石修砌石龛,郑重地将唐四仙姑的遗骨从岩穴中取出并安放于龛内,在石龛旁边又立当地翰林鞠孝恭应耿道清等人所请而写的碑铭石刻,用以记述和表彰唐四仙姑一生的行为及功德。其部分碑铭如下:

成道之因,在乎修行,历代师真,举皆男众。由来女辈,实罕其人,惟孙不二,暨姑之身。姑自幼年,荤羶不茹,誓不嫁人,仙风是慕。粗衣粝食,苦志劳躬,结庵独处,昆嵛山中。修炼精深,玄机洞透,长春闻名,尝来问候。姑云尔师,自西而来,重阳随至,其言果谐。功行既圆,倏(shu)然羽化,人到于今,称其道价。昨膺(ying)王命,赠以真人,令迁仙骨,葬以坚坟。立石刻铭,表姑盛德,对此群峰,同垂无极。

后世在各种志碑记载中所提到的唐四仙姑庙,指的应是此次迁葬中所修的石龛。

3)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梳理,我们可以将这诸多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公元1130~1140年间唐四仙姑(唐守明)出生于宁海,是家中的第四女。——公元1156~1161年间唐四仙姑来到昆嵛山居茅庵(尚无名)独修——1166年丘处机来到昆嵛山向唐四仙姑请问修行之要,唐示丘师之所在。——1167年唐四仙姑羽化,王重阳来牟平(宁海)居全真庵修行,丘处机在安厝了唐四仙姑后,下山前往全真庵求教。——1168年王重阳率众弟子来到烟霞洞修炼——1310年宁海王亦思马因赠唐四仙姑“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并立石于烟霞山。——1327年冬山东宣慰同知泰不花等人筹资,1328年开工,将安厝于岩穴中唐四仙姑的遗骸迁葬于清风岭上的石龛内,幷将令旨重新刻石,立碑于石龛侧,又在石龛旁边立当地翰林鞠孝恭写的碑铭石刻。

通过以上的考证分析,使我们对全真教在牟平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神清观的演变过程有了新的更全面的了解。为解开全真教在牟平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疑团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材料。

第二节 王重阳东来昆嵛山创立全真道

刘凤鸣

王重阳(11121170),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原名王中孚,入道后改名王喆,号重阳子。王重阳于金海陵王正隆五年(1160)开始在家乡传道,因收效甚微,极不得志,只好东来胶东,在昆嵛山一带谱写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篇章。

 一、传播新教,家乡受挫

金代密国公金源铸撰《终南山神仙重阳子王真人全真教祖碑》碑文[1]记载,王重阳“美须髯,大目,身长六尺余寸,气豪言辩,以此得众。家业丰厚,以粟贷贫人,惠之者半,其济物之心,略可见矣。弱冠修进士,籍京兆府学,又善武略”。说王重阳不仅人长得帅气,能言善辩,文武全才,而且心地慈善,帮助救济了大批的穷人,在当地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

金海陵王正隆巳卯(1159)夏,王重阳受到两位真人指点,开始修道。第二年,王重阳便离家修道,先是在终南山南时村,挖了一个深坑住在里边,自称“活死人墓”,还在“活死人墓”四周“各植海棠一株,曰‘吾将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居三年”。一个富家子弟,能够抛弃富裕的家庭生活,离家在地穴里修道3年,不谓心不诚;胸怀“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宏大目标,不谓志不大。后来,王重阳又迁居到刘蒋村村北的湖中小洲上居住。王重阳在刘蒋村时,常高歌“昔日庞居士,如今王害风”。王重阳以中唐时期的庞居士自居,并把自己称为“王害风”。害风,便是疯子,从此人们都以“害风”称王重阳。

王重阳在终南山传道期间,“乡人唯以害风谑,而未始询其意”,家乡的人除对王重阳以“害风”戏谑外,对其所传教义多不理解,他的新教在当地几乎没什么影响。为什么一个能言善辩、能文能武、在家乡有着崇高威望和很大影响的人,传道却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几乎得不到响应呢?

原来,王重阳所传的是道教新教,虽说新教定名为“全真”,是他来到昆嵛山以后才确定下来的,但其新教的教义在创教初期就已经确定了,道、释、儒三教合一是他新教的立教宗旨及突出的特点。王重阳曾在他传教的诗词中多次阐明了新教三教合一的精神,如《孙公问三教》:“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答战公问先释厚道》:“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示学道人》:“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2]从这些传教的诗句中可以看出,王重阳反复强调的新教,其实质就是道、释、儒三教合一。王重阳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释道从来是一家”,所以,他要“三教搜来做一家”。

可为什么陕西终南山一带难以接受三教合一的新教呢?牟钟鉴认为,这是“由于当地教派老化,思想保守,道徒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终南山一带为道教楼观派重镇,隋唐时期繁荣昌盛。北宋至金,教规教制日益严密,而教义了无革新;且一派独大,缺少教内思想新旧激励和比较,不利于新教派的发展”[3]。陕西终南山一带的道教教派不愿接受新的思想,当地又缺乏开放、多元的文化传统,故而对三教合一的新教不易接受。尽管王重阳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又“气豪言辩”,讲话有煽动力,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乡人仍“未始询其意”,并不认同他的说教,其传教的结果与王重阳的能力和在当地的威望很不相称。在家乡传教受挫的情况下,王重阳只好离开家乡另寻出路。

二、东来昆嵛,修庵“全真”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还记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四月,王重阳“忽自焚其庵,……凌晨东迈过关,携铁罐一枚,随路乞化,而言曰‘我东方有缘尔’。七月,至山东宁海州”。王重阳烧毁了自己的茅草屋,一路乞化来到了山东半岛东部的宁海州,在宁海州管辖的昆嵛山一带开始了他的传道生涯。

对王重阳为什么会选择到山东半岛东部昆嵛山一带传教。全真后学曾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说王重阳在终南山一带传教时,曾有真人指点:“速往东海,丘、刘、谭中有一骏马,可以擒之。” 东方不仅有“七朵金莲结籽”,而且“将有万朵玉莲芳矣”[4]。宋、金时期,胶东半岛东部海面称东海,丘、刘、谭显然指的是全真七子中的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骏马指马钰,也就是全真七子中的“四哲”。真人暗示王重阳,你到东方传教不仅可以得到“全真七子”,而且还会有上万的道徒信奉你的全真道。全真后学们的宣传,无非是说王重阳到昆嵛山一带传道是受了真人点化,是神的旨意。这一神化王重阳的做法,反而低估了王重阳的能力和智慧。王重阳是饱学之士,“弱冠修进士举业”,出家传道后,也必定了解昆嵛山一带深厚的道教文化传统和道、释、儒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氛围。在家乡传教困难重重的窘境下,知识渊博的王重阳便把目光投向了胶东半岛,选择到昆嵛山一带传教,这并非是受真人点化或神的旨意,而是王重阳自己的正确抉择,因为他了解这里不但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且是齐鲁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大本营,同时,这里佛教也一直盛行,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和谐并存之地。正是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能够接受新生事物的开放性、包容性的文化氛围,才能吸引王重阳东来昆嵛山传播他的新教。

王重阳来到宁海州州府所在地牟平城,在这里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大弟子的马钰。

“七真”之中,虽说马钰不是王重阳所收的第一个正式弟子,但王重阳最为赏识和倚重的当属马钰,创教之初,他也是依靠马钰才打开了局面。马钰,宁海州城里人,原名马从义,字宜甫,出身豪门显族,系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五代时,祖上因兵乱迁宁海。马钰的祖父、父亲均 “以孝义称”,因“至孝”在当地口碑很好,马钰家为当地富户,“家饶于财,号‘马半州’”。元代赵道一撰写的《马钰》里提到:“师在儿时,常诵乘云驾鹤之语,及长,为儒而不乐进取。父爱其才,俾掌库物,好周济而无私心,由是得轻财好施名。”[5]说马钰在幼童时就对道教神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还饱受儒家教育,而且很有才气,只是无意于科举功名。其父因其有能力而让他掌管家里的库房、财物。马钰毫无私心,并慈善好施,在乡亲中有着极好的口碑。马钰还“儒书刀笔之能,选充本州吏官,总六曹(六曹为州、县地方官吏之通称),德服众望”[6]。马钰在地方衙门任职,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正是因为马钰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有了这样一个思想基础,所以当素不相识的王重阳来宁海传道教新教时,“坐间谈论,尤与师合”,王重阳所传道、释、儒三教合一的新教,由于与马钰的理想信念不谋而合,一下就说到马钰的心坎里了。马钰就将王重阳邀入家中,殷勤侍奉,并经常听他谈经论道。马钰还“立庵于南园”,在自家南园为王重阳建一道庵,王重阳“名之曰‘全真’”,即“全真庵”,全真道由此得名。正是由于马钰的资助和支持,使王重阳在昆嵛山一带有了第一个坚实的传教场所。

王重阳在人生地不熟的宁海州能得到声望和社会地位都首屈一指的马钰的资助和支持,不仅影响到其他富户群体对王重阳及其新教的崇拜,也无形中在广大百姓中对王重阳及其新教做了最有力的宣传,这为王重阳在昆嵛山一带传道开了一个好局。

马钰家财万贯,是在社会上很有身份和地位的人,虽然他与王重阳一见如故,称兄道弟,视为好友,并对王重阳很崇拜,对王重阳的传道也给了很多支持和资助,但他起初并没有出家修道的意思。王重阳希望马钰加入他的团队,和他一起来传播他的新教,但马钰“以家事所系”[7],以家事为由回绝了。为了继续动员马钰入教,王重阳费尽了心机,经过分梨十化、百日坐环与托梦显异等百般劝诱,终于说服了马钰。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二月,马钰正式拜王重阳为师, 王重阳为他训名钰(马钰原名马从义),字玄宝,道号丹阳子,又赐小字山侗。从此,马钰“弃金帛如弊屣,视妻子如路人”[8],抛弃富裕的家庭生活,别妻离子,跟随王重阳开始了修道传道的生涯。虽说王重阳和马钰有了师徒关系,但王重阳仍视马钰为兄弟,由此可见王重阳对马钰的尊重和信任。

为富而仁并在民众中有着极好口碑的马钰加入全真道阵营,无疑在群众中产生了垂范作用,为全真道在烟台地区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道门大开,五会兴盛

在王重阳收马钰为徒之前,已收了登州栖霞人丘哥(丘处机)、宁海州人谭玉(谭处端)为徒,马钰之后,王重阳又收了宁海州人王玉阳(王处一)、宁海州人郝升(郝大通)、马钰之妻孙不二、莱州人刘处玄为徒。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人,即全真七子,亦称“北七真”。全真七子的影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下面的章节里还要作专门的阐述,这里要说明的是,全真七子骨干队伍的形成,为胶东三州“五会”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使全真七子能够成为全真道的领袖人物,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三月,王重阳先是带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来到昆嵛山烟霞洞修真,其后又吸引来了郝大通。王重阳的精心培养,昆嵛山的仙家氛围和山峰叠翠、深潭清溪的自然风光,是全真领袖们修身养性,身心双修的最佳条件,为全真七子成为全真道的领袖人物奠定了良好的信仰和理论基础。在经过了昆嵛山烟霞洞传道修炼后,王重阳和他的徒弟们又以昆嵛山为中心,在胶东三州开展了更大规模的传道活动。

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八月,王重阳带领弟子们“迁居文登姜氏庵”,在宁海州文登县(今文登市)传播全真道,并在文登县建立了“三教七宝会” [9]

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四月,宁海州富户周伯通邀请王重阳一行回到宁海州州府所在地牟平,并住进了周伯通为其准备的住所——金莲堂。在周伯通等人的支持下,当年八月,在宁海城金莲堂建立了“三教金莲会”。

不久,王重阳一行又到了登州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九月,在福山县建立了“三教三光会”。随后,又到了登州府的所在地蓬莱县(今蓬莱市),在蓬莱阁讲经布道,并建立了“三教玉华会”。十月,王重阳一行又到了莱州府的所在地掖县(今莱州市),在掖县建立了“三教平等会”[10]

王重阳在胶东半岛传教的情形与昔日陕西传教的尴尬局面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在胶东半岛的登、莱、宁海三州建立了5个全真道的下层民间组织,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即“三州五会”,号称“普华三州,同归五会”。 “三州五会”皆冠以“三教”,既体现了全真道三教合一的立教宗旨,又与昆嵛山一带道、释、儒三教和谐并存的文化氛围相融合,以利于吸引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全真道行列里来。王重阳的“五会之榜”还宣称,只要加入全真道的组织,潜修全真道的教义,就能习得“存神固气”,健身养性的“真功”,就能做到“修仁蕴德,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的“真行”。[11]全真道的这种性命双修的教义,吸取了道、释、儒三教的精华,迎合了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所以在道、释、儒三教并存的昆嵛山地区受到广泛响应。

参加“三州五会”的道众达上万人。前面提到,王重阳在去胶东之前,曾有真人指点,说东方不仅有“七朵金莲结籽”,而且“将有万朵玉莲芳矣”,暗示王重阳的胶东之行,不仅会得到全真七子,还会得到上万的全真道信徒。既然“七朵金莲结籽”,被后来王重阳收取的7个徒弟“全真七子”所证实,那么,“万朵玉莲”,也说明了王重阳在胶东三州吸收了上万个全真道的信徒。《王嚞》里提到了“在莱州立平等会,自是远近风动,与会者千余人”[12],莱州在胶东三州中,是离昆嵛山最远的一个州,全真道在当时的影响,是以昆嵛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莱州平等会尚有“千余人”加入,说明了其他四会的信徒更多,所以说,“万朵玉莲”,胶东三州有上万人加入了全真道组织应该是可信的。

“三州五会”的建立,标志着全真道结束了以零散道人为主要教众的阶段,开始进入了有会首、有一定规模的道教组织、并日益显示出自己的教义特点和社会影响的发展时期。更重要的是,王重阳在烟台这片土地上发现、收取了7位弟子,为全真道在全国的兴起准备好了领袖人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国家级森林公园 |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关于我们

电话:0535-4693307 / 0535-4693388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 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

Powered by 烟台简单网络 2011-2021 烟台网站建设公司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