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07点击量:3291信息来源:原创
于得水简介(1906—1967)
原名于作海,曾用名于海、高德胜、刘二伦、林德胜。于得水山东省文登市铺集镇洛格庄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胶东“一一•四”暴动,任特务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参加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十五团团长;1940年任东海指挥部副指挥;1942年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区副司令兼文西行署主任,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45年8月,被任命为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区司令员,与其余战友一起粉碎了美军战舰士兵妄图在烟台登陆的企图;1946年1月,于得水升任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坚持内线作战,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为胶东的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7年,任胶东军区武装部第一副部长(部长为许世友),广泛发动群众参军,使胶东部队迅速壮大,同时组织子弟兵团支前、组织民兵作战,使胶东成为华东的大后方。1949年4月,他奉命率部渡江南下剿匪,出任浙江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1950年起,于得水历任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区建筑委员会主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他从部队转业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常务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于得水惨遭迫害。1967年2月26日,这位7次负重伤、13次受嘉奖的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英雄含冤去世,享年61岁。1979年2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在合肥举行追悼会,为于得水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安徽省为于得水铸起半身铜像;5月22日,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丰碑园举行了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