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07点击量:2643信息来源:原创
“全真七子”中第三个进入王重阳门下的人是谭处端。谭处端(1123-1185)初名“玉”、字“伯玉”,后经王重阳改名为“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谭氏世为山东宁海人,幼即“骨相不凡”,及长而“以孝义见称,其于经史靡不涉猎”,后来因醉卧雪中而感“风疾之痹”,瘫痪不起。为了治病,谭处端曾四处求医,但“针药甚多,皆莫能效”。
大定七年(1167)冬天,谭处端闻知王重阳在马钰家中修炼,便扶杖前往求见,乞为弟子。起初,王重阳闭门不见,谭氏乃在外坚守不走,并叩头不已。王重阳见他入道心诚,便打开门扃,以为有“仙缘所契”,并将他留宿庵中,同榻而卧,二人“谈话亲密,过于故交”。时值严冬,大雪纷飞,谭处端颇感不胜其寒;王重阳伸出双脚,令谭氏抱住,不一会,谭处端便感到暖热异常、大汗淋漓,如置身甑笼中一般。第二天一早,王重阳起来后先用水洗手,然后命谭氏用洗手水洗脸;谭处端洗完脸后,忽感“旧疾顿愈”且“四体轻健,奔走如飞”,方知王重阳真是异人,从此“愿推诚心,终身事之”。谭妻严氏见丈夫一夜未归,便来到马家诘问,却反收到了谭处端的一纸休书。王重阳见他能勇断俗缘,甚为赞赏,于是授以秘诀,并为他取了道名道号,正式将其收为全真弟子,还赠诗一首曰:“超出阴阳造化关,一心向道莫回还。清虚本是真仙路,只要安居养内颜。”
自此,谭处端便“灭人我,绝思虑,戴青巾,穿纸布”,辞亲戚,别乡党,“从祖师左右,南游汴梁,朝参夕请,多得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