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07点击量:5130信息来源:原创
王处一之后,皈依王重阳的“全真七子”人物是郝大通。郝大通(1140-1212)初名“升”(或说名“璘” ),号“恬然子”,自称“太古道人”,后改名“大通”,号“广宁子”,家世山东宁海。据说,他曾梦见神人示以《周易》秘义,“由是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并“厌纷华而乐淡薄,隐德于卜筮中”。《金莲正宗记》卷五载:“(郝大通)事母至孝,资质丰美,不慕荣仕,深穷卜筮之数,黄、老、庄、列(之书)未尝释手,凡遇林泉幽寂之地则徘徊而终日忘返。”《甘水仙源录》卷二《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又载:“(郝大通)禀赋颖异,识度夷旷,萧然有出尘之资;读书喜《易》,研精尤甚,因洞晓阴阳律历之术;不乐仕进,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
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初到山东宁海时,见郝大通行卜于市中,以为郝氏“言动不凡,仙质可度”,故“思所以感发之者”,便走上前去,背对郝大通而坐;郝大通道:“请先生回头。”王重阳对答道:“君何为不回头耶?”郝大通听罢“悚然异之”,遂起身行礼,邀王重阳至僻静处“而请教焉”。一席谈话之后,郝大通大彻大悟,“如走万里迷途,一呼知返”。为了感谢王重阳的教诲,郝大通献诗一首道:“同席诸君乐太古,未明黑白希夷路。今朝得遇达人吟,伏望先生垂玉句。”王重阳也作诗答道:“口爱郝公通上古,口谈心甲神仙路。足间翠雾接来时,日要先生清静句。”
本来,王重阳是欲在此时收服郝大通的,但是,郝却“以有老母,未即入道”。大定八年(1168)三月,郝大通方才下定决心皈依王重阳,亲往崐嵛山烟霞洞礼王重阳为师;王重阳受拜之后,脱下自已的衲衣并扯去袖子,将它送与郝大通说:“勿患无袖,汝当自成。”旁人认为这是王重阳的“传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