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3-15点击量:2366信息来源:原创
重修神清观记
昆嵛山,逶迤百里,峰峦叠翠,秀逸挺拔,为东方之冠,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昆嵛山为“海上诸山之祖”。据《金史》记载:金大定七年(公元 1167 年)咸阳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东下,至昆嵛山,收邑人(牟平人)马钰及其妻孙不二、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和栖霞丘处机、掖县刘处玄七人为徒,聚徒讲道于烟霞洞,并先后在宁海(牟平)、福山、蓬莱、文登、莱州等地宣传“三教合一”,建“三州五会”,创立了道教全真教派,称全真道(《宁海州志》)。全真道很快昌盛,引起、金廷重视,1187 至 1189 年,金皇世宗三次诏请王处一、丘处机“遣使乘传,迎至辇下”。至此,昆嵛山上大兴土木修建宫观。1213 年(金贞祐元年),东牟彭城先生修建成一座宫观,名全道庵,王重阳祖师由西秦来,在此讲道阐玄,后长春真人丘处机即其地请额为“神清观”。1219 年,元太祖遣臣诏请丘处机。丘率弟子十八人,在此启程,历时两年到达西域雪山,在西征的营帐中拜见成吉思汗。《元史•释老传》载: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深契其言,号“神仙”,封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由此在元代达到鼎盛时期。1269 年,七位祖师被元廷赐封为“真人”,时称“北七真”。从此全真教蜚声天卜,蔚蔚成大教,遂奉烟霞洞、神清观为祖庭。1246 和 1250 年,皇太后乃马真和海迷失婆媳分别降懿旨,严禁人们到宫观区骚扰和侵犯,烟霞洞、神清观更受到远近人们的尊仰。直到民国初年,香火仍盛。后由于战火等原因,庙宇遭毁, 所幸院内铜碑、圣旨碑、古杜松保护完好。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宗教信仰自有政策全面落实,全真道文化得到社会重视,道教信众和各界人士呼吁恢复重建圣地。省宗教局批准恢复重建神清观。牟平籍香港友人杨世杭先生捐赠重建神清观的全部资金,贡献卓著,功德无量,永载史册。工程于 2006 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奠基开工,2007 年底竣工。由曲阜古建筑设计院设计。斋舍及丹房由柳昆岳先生资助修建。在恢复重建中,烟台市宗教局、牟平区政府、昆嵛山林场等均有积极贡献,俾使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特立碑志之,以资纪念。
神清观管理委员会恭立
公元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吉日